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从虚拟永生技术看设计对社会价值观转向的促成(2)

来源:装备维修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2 14: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工业革命和机器时代以来,作为政治手段的宗教逐渐退居二线,本被作为信条大肆宣扬的宗教理论被束之高阁。宗教的影响渐变得薄弱,人们逐渐意识到,

工业革命和机器时代以来,作为政治手段的宗教逐渐退居二线,本被作为信条大肆宣扬的宗教理论被束之高阁。宗教的影响渐变得薄弱,人们逐渐意识到,天堂和来世或许是不存在的。至此,运作千年的宗教堡垒瓦解,一大后果是人们对于死亡的焦虑又被激发出来了。可以说是技术的进步摧毁了宗教,而宗教的退位激发了死亡的焦虑,人类对死亡的态度处在一个尴尬的临界点,困顿的我们在宗教的瓦解、技术的进步和战争的摧残中饱经文化的冲击,冲击让部分人无所适从,人们不知道死后会去哪里,于是也不懂活着的意义。于是他们用嬉皮士、吉卜赛、荒淫无度的人生观去抗衡内心的无所适从。可以说技术造就了冲击,或许也只有技术可以消 解它。

(二)重塑——技术再进步弥补被冲击的生死观

死亡焦虑是无法靠“新宗教”去解决的,解决它的必然是技术的发展。而虚拟永生将人类面对死亡困扰从根本上铲除掉,它并不解决如何以正确的方式面对死亡,而是直接解决问题,我们不一定面对死亡。雷·库兹韦尔在面对父亲的死亡的时候没有选择接受,他感觉死亡是一种欺骗,他并不认为人生无常是需要接受的现实,相反,他认为这个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观点,把我们从文化柔软的主观性拉回技术和设计所具有的理性内核层面。它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在身后以何种方式存在着,这消解了人类面对死亡的焦虑;二是当我们在明白我们终不会消逝,我们便从中能找到活着的意义,那就是我们的故事会永久流传,我们的思想将永远存在,我们的智慧将永远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终会为这个世界留下存在过的精彩痕迹。

至此形成一个闭环,这是因技术的冲击引起文化的冲击,然后再靠技术的进步去消解文化的冲击。当然,技术的进步会带来新的文化的冲击毋庸置疑,但是文化的冲击会对技术的进步具有反作用力,而促使技术在进步来消解新的文化冲击,这大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当然这并不是技术至上的观点,影响文化进步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技术在促使文化进步的层面具有分量的比重。

三、设计和技术对社会价值观的推动

(一)设计和技术的螺旋上升法则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而设计是指从确定的目标出发,经过一定的分析、决策和规划来产生相应的信息。而改造自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无法分割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技术的支持来让它落到实处,不然就成了设计概念;而设计反过来能解决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就导致了设计和技术从来无法独立存在。从前是这样,在高精尖科技水平背景下的未来更是如此。

就虚拟永生的概念而言,在技术尚未达到“奇点”的今天,这样的设计理念终究是概念和设想,这里可以看出,设计对于技术具有前瞻性。一旦技术成熟,设计反过来针对技术提出解决方案,例如:我们运用什么方式上传意识、我们上传的意识如何保存、如何规避隐私泄露的问题、逝去的生命是否具有人权,技术提供了高度而设计是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又体现出技术之于设计的前瞻性。设计和技术之于双方的前瞻性让两者相互作用螺旋上升,推动人类文明。

(二)从废弃文化看技术对价值观的作用

技术构建的物质世界直接或者间接地决定了文化搭建的上层建筑,文化的走向又通过设计反应在物质世界,技术和设计驱策着文化和价值观的转向,我们可以清楚注意到的是,这个过程中,价值观和文化的转向不是被动驱策,主动自洽找到新的自我认同。巴巴纳克在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可以侧面反映这个事实:二战后美国为了促进消费和购买推行的“有计划废止制度”,底特律汽车制造厂商为“样式循环”建立了三年一换的制度,而这样的制度让公司卖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更新换代很快的产品,更是一种“更新”的概念,在这样的概念下,人们本该本着节约的态度对待消费,可是随意丢弃和更换的消费观念被政府默许,被大众接受导致消费者认为所有东西都是可以被丢弃的,在丢弃商品的时候造成的浪费不计其数。厂商因为不停推出新的产品,本着“反正用完就需要再购买新的产品”的理念,于是对产品的质量保证也大打折扣。消费进入怪圈,我们买来商品又草率废弃,厂商则最大限度攫取利润。进一步讲,丢弃的商品的背后我们丢弃的是人类价值,快餐经济时代加速来临,我们需要商品给我们利用价值层面最快的反馈,我们习惯在生活的任何层面获得最快的反馈。我们试图在抖音上用三分钟看完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的介绍,优衣库、肯德基快餐文化遍地开花,我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婚姻也是可以随时被丢弃的。诚然,效率带来的便利不可忽视,但并不作为可以抵消它消极的一面的借口。自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工业化生产带来的效率更高的经济和制造水平,技术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导致人们观念的改变是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改造,快餐文化中层出不穷的设计和商品则是人类新的价值在现实世界中的 反映。

文章来源:《装备维修技术》 网址: http://www.zbwxjs.cn/qikandaodu/2021/0212/681.html



上一篇:装备研制过程中电磁环境适应性管理方法
下一篇:分析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装备维修技术投稿 | 装备维修技术编辑部| 装备维修技术版面费 | 装备维修技术论文发表 | 装备维修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装备维修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